• <strike id="sgs4s"></strike>
  • <fieldset id="sgs4s"><input id="sgs4s"></input></fieldset>
  • <ul id="sgs4s"></ul>

    2025年秋分是幾月幾日

    2024-11-26 17:28:23 來源:網絡整理

    分享到:

    2025年秋分是2025年9月23日,農歷2025年八月初二,星期二。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斗指酉;太陽到達黃經180°;于每年的公歷9月22~24日交節。

     

    2025年秋分是幾月幾日

     

    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過后,太陽直射位置開始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于夜,晝夜溫差加大,氣溫逐日下降。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2018年6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復發布,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秋分的風俗有祭月、吃秋菜、粘雀子嘴、放風箏、送秋牛、做面雀、吃面雀、拜神、投壺、食新、豎雞蛋等。

     

    1、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2、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客家人有吃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秋分那天,大家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湯一樣,和魚片一起制成秋湯,春分的順口溜也就變成了“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3、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客家農民都放假,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壞莊稼。

     

    4、放風箏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于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5、送秋牛

    秋分時節有送秋牛圖的習俗,送秋牛其實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吉祥,不違農時的話,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

     

    6、做面雀、吃面雀

    “面雀”是將糯米粉揉成面團,然后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種糯米點心。“在古時候,秋分時節的到來,意味著稻谷快要成熟,馬上就要到秋季大豐收的時候了,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這個時候,會有許多小鳥去稻田里偷食稻谷,破壞莊稼。人們就用糯米粉做成團子,用竹簽串成一串扔到田里去,小鳥吃了面雀嘴巴就會被黏住,這樣就不能去禍害莊稼了。

     

    7、拜神

    在中國民間很多小城市里面,還保留著秋分拜神的習俗。傳說秋分節氣有一個叫“陳圣王”的守護神,人們認為在秋分這天祭拜他,可以保護大家平安,五谷豐收。

     

    8、投壺

    投壺是古代秋分節氣期間賓主宴飲時盛行的游戲。投壺的方法是:設一壺。使賓主依次向壺內投矢。勝者倒酒給敗者喝。和射箭不同的是,投壺用手擲。投擲的是標而不是箭,命中的是壺而不是靶。而投壺技巧嫻熟的人,往往心手相應。

     

    9、秋分食新

    秋收時,農家割新稻,一般稱之為開稻門,凡是初次所做的新米飯,都要先祭獻過祖宗和土地之神,然后招集家人,共同食用,稱之為食新或者獻新。考究的人,還會選擇吉日,焚香設酒以祭獻。

     

    10、豎雞蛋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試驗。

     

    2025年,你的運勢如何?會有何轉變?愛情能否開花結果?事業能否節節高升?2025紫微流年運程,為你批解2025八大方向行運,還有月運詳解,掌握全年動態變化,直擊你2025年行事關鍵,避開危機,掌握轉機。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文章與圖片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并通知我們進行刪除。 客服微信:huanglike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