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是2025年4月4日,農歷2025年三月初七,星期五。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乙,太陽到達黃經15°,便為清明。
清明節氣因為節令期間“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而得名。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變化的節氣,這個時節陽光明媚、草木萌動、百花盛開,自然界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中國南方地區,此時已呈氣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區開始斷雪,氣溫上升,春意融融。
清明一般在公歷4月4日至6日之間變動,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見。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節氣在時間和天氣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清明節氣,與歲時物候相關,常以指導農事,有天朗氣清、春耕時宜之意;清明節日,是人們掃墓祭祖、慎終追遠的日子;因為二者相融,讓清明兼具自然和人文內涵。
清明節氣的風俗有祭祀掃墓、踏青、插柳、蕩秋千、放風箏、吃青團子等。
1、祭祀掃墓:清明節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在這天,祭祀掃墓,緬懷先人,表達對先人的思念與感恩之情,是弘揚孝道的節日。
2、踏青:清明時節,陽光明媚,草木青青,是踏青的好時候,踏青也就是春游,因為祭祖往往在郊外,就把祭祖和郊游結合起來,既緬懷了先人也健康身心。
3、插柳:在清明節這天很多人會在門頭上、屋檐下插柳,俗稱可以祛疫鬼,認為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也有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
4、蕩秋千:蕩秋千也是清明的習俗之一,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
5、放風箏:清明時節是放風箏的好時候,在過去還有人把風箏放上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6、吃青團子:清明還會吃青團子,為了紀念先人,團圓的意思,青團是用艾草搗碎了后擠壓出綠色的汁液,跟糯米粉混合后揉面,再包上各種餡料,做成青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