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的氣候特征,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
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中國東部地區會出現大范圍大風降溫天氣。小雪節氣不一定下雪,實際上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
中國古人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意思是說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不是一定下雪,而是說小雪時節,氣溫下降,但是由于地表溫度還不夠低,就算降了,雪量也會很小,甚至沒有。所以,這天是否會降雪,還要看當下的天氣情況。
小雪時節已進入初冬,天氣逐漸轉冷,地面上的露珠變成嚴霜,天空中的雨滴就成雪花,流水凝固成堅冰,整個大地披上了一層潔白的素裝。但這個時候的雪,常常是半凍半融狀態,氣象上稱為“濕雪”,有時還會雨雪同降,這類降雪稱為“雨夾雪”。
立冬節氣我國北方地區基本上都進入了冬季,到了小雪節氣,長江中下游許多地區陸續進入冬季。雖說全國降水隨著冬季的到來,降水逐漸跌入一年中的低谷,但江南比江北雨量還是偏多,即便這一地區12月中下旬才有初雪,但此時的陰雨天氣,給人們的感受已經不是深秋涼意,而是濕冷了,這種感覺比北方干冷地區有供暖條件的人們要難受得多。
在立冬節氣,我國的西北、東北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有雪,到了小雪節氣,意味著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如果說立冬節氣標志著我國北方大部地區進入冬季的話,走到小雪節氣,冷空氣的直接表現就是使這些地區的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我們都知道只有在云層內及云下氣層的氣溫都在0℃以下時,降水形式才由雨變成雪。所以,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溫低,是不爭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