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sgs4s"></strike>
  • <fieldset id="sgs4s"><input id="sgs4s"></input></fieldset>
  • <ul id="sgs4s"></ul>

    秋分節氣吃什么

    2024-09-14 16:45:49 來源:網絡整理

    分享到:

    秋分吃秋菜、桂花酒、雞蛋、鴨肉、烤肉、田螺、芋頭、面雀、湯圓、大閘蟹等。

     

    秋分節氣吃什么

     

    1、秋菜:在嶺南地區,客家人有秋分吃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在秋分那天,全村人都會去采摘秋菜。其制作方法和春湯一樣,和魚片一起制成秋湯,秋分的順口溜也就變成了“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2、桂花酒:秋分時節桂花都已經開了,丹桂飄香,秋分前,勤勞的人家會準備白酒或者黃酒來浸泡桂花,做桂花酒,等到秋分節氣一到就拿出自家釀好的桂花酒來招待客人。

     

    3、雞蛋:“秋分到,蛋兒俏”。每年秋分節氣,民間也有“豎蛋”的習俗,“豎蛋”后當然少不了吃蛋,雞蛋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少量歐米伽3脂肪酸,大量卵磷脂、葉黃素等保健成分,秋分吃蛋,益處多多。

     

    4、鴨肉: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欺壓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人。但當時統制嚴厲,不能明著組織斗爭,就用暗語。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就取諧音鴨子。大家約定,中秋節吃鴨子,就是秋分時節大家一起采取行動,推翻元人統治。而且,八月份的鴨子整好肥瘦適宜,口感很好,有滋陰補血的功效。

     

    5、烤肉:在我國臺灣省,秋分時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烤肉。

     

    6、田螺:廣東許多地方秋分有吃田螺的習俗。秋分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而且螺肉營養豐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

     

    7、芋頭:在江浙一帶,芋頭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秋分時節吃芋頭,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

     

    8、做面雀,吃面雀:和粘雀子嘴這般習俗一樣的道理,秋分時節的到來,意味著稻谷快要成熟,這個時候,會有許多小鳥去稻田里偷食稻谷,破壞莊稼。人們就用一些鳥類的模具做出不同形狀的面雀來,只是以前的面雀是給小鳥吃的,現在這些面雀都成為餐桌上的點心了。

     

    9、湯圓:秋分這一天,客家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壞莊稼。

     

    10、大閘蟹:江浙一帶有吃大閘蟹的習俗,秋分時節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文章與圖片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并通知我們進行刪除。 客服微信:huanglike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