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sgs4s"></strike>
  • <fieldset id="sgs4s"><input id="sgs4s"></input></fieldset>
  • <ul id="sgs4s"></ul>

    十二生肖的神格象征:鼠富裕,豬有福,那你呢?

    2022-04-01 11:25:09 來源:紫微黃歷網(wǎng)

    分享到:

    2022北京冬奧會讓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大火了一把,開幕式的24節(jié)氣,閉幕式的十二生肖,殘奧會的天干地支,都展示出中國的文化自信。

     

    前兩年我還驚奇的發(fā)現(xiàn),在我女兒的小學課本中都已經(jīng)有了天干地支、十二生肖、24節(jié)氣的內(nèi)容,記憶的熟練程度已不亞于我這個從業(yè)多年的人。經(jīng)常還時不時給我講講她聽到的生肖故事,或是纏著讓我給她講她所不知道的生肖故事。

     

    今天大吉要跟大家聊的,就是十二生肖。

     

     

    01.

    生肖文化源頭

     

    我們都知道十二生肖自古就有,但它出現(xiàn)得到底有多早呢?

     

    據(jù)湖北云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tǒng)存在。而最早記載與現(xiàn)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則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不過關(guān)于十二生肖的文化源頭,因為沒有古文獻的詳細記載,古今學者對此眾說紛紜。

     

    有星宿一說,認為生肖與二十八星宿存在對應(yīng)關(guān)系。有圖騰一說,認為生肖與遠古社會動物圖騰崇拜有關(guān)。

     

    也有歲星一說,用木星作為年的周期,“歲星”繞行一圈剛好十二年,而這十二年中“三歲穰,三歲毀,三歲康,三歲旱”, “天下六歲一穰,六歲一康,幾十二歲一饑”,正對應(yīng)著植物興衰和動物生活環(huán)境存在的周期,食草動物和肉食雜食動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條件也大不相同。

     

    于是先民們認為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當年生長旺盛的動物,從而形成生肖動物,以此推定動物興衰與木星年有關(guān),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統(tǒng)一。

     

    生肖取數(shù)十二,就暗合了古人對自然現(xiàn)象的歸納性認識。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間信仰觀念,反映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并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tǒng),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

     

    02.

    生肖的神格象征

     

    十二生肖不只以普通生靈融入中國人生活,其自然習性被人們賦予諸多文化意義,從動物上升到神格,接受尊崇和膜拜。只有自然生靈與文化神格相結(jié)合,才構(gòu)成完整的生肖動物印象。

     

    那十二生肖是如何被賦予神格的呢?各自具有哪些象征意義?

     

    生肖鼠

     

    老鼠偷吃糧食,證明“倉鼠有余糧”,說明這戶富足,家中鼠多象征富裕。

     

    藏傳佛教中黃財神、財寶天王、毗沙門天王等財神的誓言物就是鼠的形象——吐寶鼠,傳說天、人、龍三界所有摩尼寶全部是吐寶鼠吐出來的。

     

    鼠的繁殖能力強,民間也常作為生殖崇拜的象征。子女居群的母親戲稱為“鼠胎”或“鼠肚”。老鼠與葫蘆、葡萄、石榴等多籽植物組成吉祥圖案,強化了繁衍后代的愿望。

     

    生肖牛

     

    因為牛是耕地好幫手,中國古人對牛感情自然深厚,把諸如敦厚勤勞,不求回報等優(yōu)秀品質(zhì)都附在牛身上。一些捕獵能手還將牛角作為飾品掛于門上或裝飾衣物,來體現(xiàn)一個人強壯、勇敢。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諸侯之祭,牛,曰太牢。”在古代祭祀中,牛都是最尊貴的祭祀品,是天子祭祀社稷和天地之用。春秋戰(zhàn)國的諸侯會盟,國君執(zhí)牛耳割血,涂在嘴里。

     

    哈尼族的創(chuàng)世神話《奧色密色》,記載牛的各部分化作自然萬物的故事。漢族地區(qū)崇拜牛王,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渭水注》稱牛王本為南山大樟,被人盜伐,“樹漸,化為牛入水,故秦為立祠”。后逐漸人格化,演變?yōu)榕J兹松恚钟灋槿讲!?/p>

     

    生肖虎

     

    《說文》中“寅”意為“陽氣上升,雖上有凍土,必破土而出”,與虎的兇猛剛陽之氣契合。如果說商代銅器虎食人卣反映古人對虎的畏懼,那在戰(zhàn)爭的虎烙印,則代表對征服的渴望,行軍打白虎幡旗,驍勇者為“虎將”,調(diào)兵用虎符,兵器有虎紋……

     

    虎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一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白虎神和西王母最出名。二十八星宿中,“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道教將這四象納為守護神,白虎成為“白虎神”。

     

    《山海經(jīng)》中的西王母“人面虎身……豹尾虎齒而善嘯,篷發(fā)戴勝”,職務(wù)是刑神,掌管疾病和生死。其他虎神還有水神天吳、刑神蓐收,財神趙公明的坐騎也是黑虎。

     

    生肖兔

     

    嫦娥奔月傳說源于《淮南子.覽冥訓》,嫦娥在月中有玉兔相伴。兔是月的象征,有團圓一說。

     

    另,北方還有“蛇盤兔,必定富”的婚配俗信,即蛇首兔頭相對,蛇軀環(huán)繞兔身。“蛇盤兔”有時也應(yīng)用于喪俗,明代葉盛《水東日記》載,當時在居庸關(guān)以北,人們都在爭搶蛇盤兔的墓地。

     

    生肖龍

     

    龍象征出人頭地,不同凡響。孔子稱贊老子“龍乘風云而上九天也”,諸葛亮稱為“臥龍先生”,蔡邕常醉臥街頭而人稱“醉龍”,家長望子成龍……

     

    在漢朝后,龍還成為皇權(quán)象征。唐代后,龍鳳呈祥廣為流傳,不但象征帝后權(quán)力,也象征夫妻的美滿結(jié)合,還可象征精神與物質(zhì)的陰陽兩極調(diào)和。

     

    龍在神話傳說中是行云布雨之神。“夫土虎不能致風,土龍安能致雨”(《論衡·亂龍篇》),于是“旱則修土龍”(《淮南子.說林訓》)。宋代以來幾乎每個村莊都有龍王廟,每逢水旱災(zāi)害,人們都要向龍王獻牲,讓它控制雨水,祈禱風調(diào)雨順。

     

    生肖蛇

     

    蛇在各種古籍中多為巫術(shù)鬼怪的形象,比如《山海經(jīng)》 的巴蛇“食象,三歲而出骨”,柴桑飛蛇;《續(xù)博物志》的鉤蛇“中木則折,中人則害”;《格致鏡原》中人蛇“人立而行,遇人輒嘻笑,笑已即轉(zhuǎn)噬“……一直都背負著負面形象,形容貪婪、狡猾、狠毒和冷血。

     

    但華夏民族的創(chuàng)世神伏羲與女媧均為人首蛇身,都為福佑社稷之正神。

     

    生肖馬

     

    作為六畜之首,馬除用作交通運輸,還是強大的軍事裝備。戰(zhàn)國以“萬乘之國”,“千乘之國”等馬拉戰(zhàn)車的數(shù)量來形容國力強弱。

     

    歷代君王將帥也以擁有駿馬為榮。周穆王擁八駿,漢武帝為取得大宛汗血寶馬兩次遠征大宛,唐太宗鐘愛“六駿”( 颯露紫、拳毛騧、青騅、什伐赤、特勒驃、白蹄烏),刻在昭陵以表彰戰(zhàn)功。“追風”、“白兔”、“烏騅馬”、“的盧”、“赤兔”都是歷史上我們耳熟能詳?shù)膽?zhàn)馬。

     

    還有一些游牧民族會將馬當作神獸供奉。

     

    生肖羊

     

    古人視羊為“德畜”,善群、好仁、死義、知禮。善群,羊喜歡聚群;好仁指羊善良,有角但不好斗;死義指羊被宰殺時安靜,視死如歸,故有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知禮指羊知恩,羊羔跪乳象征孝道。

     

    羊還作為美的象征。《說文解字》曰:“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大為美”。《甲骨文字集釋》對“美”解釋為“疑象人飾羊首之形”。

     

    《周易▪泰卦》:正月為泰卦,三陽生于下。冬之春來,陰消陽長。在歲首用“三陽開泰”寓示吉祥平安,民間改作“三羊開泰”,以年畫剪紙等描繪三只大羊祈禱國泰民安。

    上古神話中名叫“獬豸”的獨角神羊,是司法審判之神皋陶的助手。明孝陵神道六種墓前瑞獸中就有獬豸。

     

     

    生肖猴

     

    “猴為人祖”的傳說頗多。《山海經(jīng)》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舉父“,可見夸父(即舉父)形象實乃猴子。

     

    猴與“侯”同音,象征著古代人們對官位的向往。猴子騎馬寓意馬上封侯;猴向楓樹上掛印,寓意封侯掛印;一只猴子騎在另一只猴子背上,寓意輩輩封侯。

     

    猴愛吃桃,桃子象征長壽,民間剪紙也常見“猴桃瑞壽”圖案,取長壽之意。

     

    生肖雞

     

    《韓詩外傳》概括雞的“五德”,“頭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見敵敢干,勇也;見食相呼,義也;守夜不失時,信也”。故雞有德禽的雅號。

     

    古代計時簡陋,雄雞司晨成日出而作的號令。于是雞,也作為一種警醒、督促之意。

     

    生肖狗

     

    狗在民間神話傳說中,是司風之神。甲骨文載“于帝史風二犬”;《山海經(jīng)》有黑白犬祭祀風神。古人認為狗能止風,狗還能揚風。

     

    狗的忠誠,傳說和現(xiàn)實比比皆是。《述異記》載,魏晉陸機的“黃耳”,為主人送信,勞累而亡。《搜神記》中的黑龍犬,在火中用水沾濕醉酒的主人使其幸存。

     

    《后漢書.南蠻傳》載,帝高辛氏有狗名盤瓠(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取犬戎吳將軍首級被賜以少女,“隨盤瓠升南山產(chǎn)子,男女十二,后繁盛也“。西南的苗、畬、瑤、黎、侗、壯、佤等民族,也傳說盤瓠是族群始祖。

     

    生肖豬

     

    豬長的肥肥胖胖,肥頭大耳,象征的財富,福氣。《說文》云“聃(指老子),耳曼也”。樂府《長歌》:“仙人騎自窟,發(fā)短耳何長。”《三國演義》中劉備“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皆用以佐證耳大為福。

     

    俗信豬能預(yù)兆雨水。《投荒雜錄》中說雷公“豕首鱗身“;《西游記》的豬八戒“原是天蓬水神”,“敕封元帥管天河,總督水兵稱憲節(jié)”,天蓬本是道教紫微北極大帝的四將之一,充分體現(xiàn)豬崇拜和云雨之神的關(guān)系。

     

    豕在古代也是士庶以下平民的祭品,以豕為之,陳豕于室,合家而祀,即“家”字。

     

    十二生肖被賦予的美好向往,都是古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期待,你我勤奮不息,福氣便生生不息!

    相關(guān)文章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紫微黃歷網(wǎng)“原創(chuàng),版權(quán)歸紫微黃歷網(wǎng)與作者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擅自篡改、抄襲或轉(zhuǎn)載。如有任何合作意向或疑問,請先與我們聯(lián)系。 客服微信:huanglike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