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sgs4s"></strike>
  • <fieldset id="sgs4s"><input id="sgs4s"></input></fieldset>
  • <ul id="sgs4s"></ul>
    首頁 > 姓名 > 百家姓大全
    中國姓氏:莊氏
    • 姓氏起源
    • 姓氏名人

     

    測2019流年代表字 

      莊姓起源

      出自羋姓(羋姓傳自上古的顓頊帝),春秋楚國王族之后,楚王羋旅去世后,謚號為"莊",即楚莊王。楚莊王支庶子孫,以此謚號為姓。《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莊姓,楚莊王之后,以謚為姓,楚有大儒莊生,六國時為蒙漆園吏;莊周,著書,號莊子;齊有莊賈,周有莊辛”。

      出自子姓,是春秋宋國君宋戴公名武莊,后人即以其字為姓,成為莊姓一支。

      漢代出現過一次易姓。漢明帝名劉莊,諱莊字。莊姓在漢明帝以后改為嚴姓,《姓氏考略》:“漢明帝諱莊,故莊氏或改為嚴氏。”魏晉南北朝時,有嚴姓復祖姓莊,故歷史上有"莊嚴一家"之說。

      陽歷一二三四年,北方的蒙古族滅了金國后揮師南下,使得很多漢族被迫再次遷移。這時客人由閩西移到高雷、欽謙一帶。

      閩中莊氏始祖森公,字文盛。生大唐寶三年甲申(744年)七月十四日。河南光州固始縣人。光啟二年(886),隨其舅王潮率軍入閩。后梁開平元年(907),王潮之弟王審知繼任稱閩王。莊森分鎮于桐城(今泉州市),定居于永春縣桃源里善政鄉蓬萊村,卒于后周廣順二年(952),享壽90歲,夫婦合葬在永春縣桃源里,為莊姓入閩桃源派開基始祖。

      在宋末,廣東省揭西縣上砂鎮莊姓的始祖就是參加文天祥領導的勤王兵隊,失敗后的上砂莊姓祖先到上砂砂坑洞避難開基的,從福建的永春縣經潮州到上砂開基。

      閩中莊氏第七世觀公向公子,贈朝章大夫。葬錦繡山,原譜負子揖午,墓號將軍大從形,碑上刻云:宋朝章大夫莊公之墓神道,碑刻云:平興國宮永春縣孫通議大。

      閩中莊氏第九世夏公字子禮、號藻齋、裳公四子。生宋紹興乙亥(1155年)八月十八亥時,入太學,登淳熙辛丑(1181)進士,累官至兵部尚書兼太子少師,為時名從薦蒙。卒(1223年)。恩封永春開國男,賜第泉城號曰莊府。以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遷居焉,卒嘉定十六年(1223年)十一月初二日,壽69歲,葬縣東三都京塘,生平懿行載在傳志。原贊曰:天生美質學業逍遙,堅冰志操歷仕三朝,忠言逆耳青史所標,宗祀繁衍百世不祧。南宋寧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開府(自永春遷到泉州)。

      閩中莊氏第十四世細哥公縉公三子。生乙丑年十月初二百酉時,自泉州遷居龍潯天馬山西北,地名湖上。卒壬戌年九月十五辰時,葬湖上大路山坐乾向巽,生平行事志在譜序。

      閩中莊氏第二十六世陽歷雙,字淑鸞,出景星公長子,生康熙戊子年十一月初三卯時,卒乾隆丑年九月十二辰時,葬古林崳后坐乾向巽。

      莊秋貴家族是一個不平凡而又不顯赫的家族,祖先有戰國時代的莊子(莊周)、宋朝的莊夏(兵部尚書兼太子少師)、莊際昌狀元等人物,閩中莊氏始遷祖森公光啟二年(866年)從刺史王潮入閩,居桃源十九都。細哥公自泉州搬遷德化錦山(湖上)繁衍至今近八百年,錦湖堂為其開基祖厝。元雙公康熙年間遷居該村,生育本支族,現有近千人居住在福建泉州德化、泉港、三明尤溪、漳州、廈門、臺灣和馬來西亞等地。

     

    一字測出你的桃花          財富測字神算          請老師幫忙改名